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绍兴日报》:将讲堂论坛打造成城市文化风景线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9-14
  

  讲堂、论坛等大众学习平台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堂”,已日益成为传播新知、阐释理论、弘扬文明的重要媒介。为使论坛、讲堂真正成为传送正能量、传播核心价值的高地,成为绍兴大城市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有必要做好提气、破墙、联盟、树品这“八个字”文章。

  讲堂、论坛等大众学习平台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堂”,已日益成为传播新知、阐释理论、弘扬文明的重要媒介。以2000年越州讲坛开讲为肇端,新世纪以来,我市市区范围内先后涌现出不少知名讲坛品牌:在党政机关层面,有绍兴论坛、柯桥大讲坛、夜学讲坛等各领风骚;在社会大众层面,有越州讲坛、道德讲堂、会稽山论坛、社科人文大讲堂等众彩纷呈;在学校教育领域,有风则江大讲堂、稽山讲堂、袍江人文大讲堂等争奇斗艳,形成了分布合理、覆盖广泛、蓬勃发展的讲坛体系,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就运作现状而言,得益于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各大讲坛已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在力量保障、信息发布、专家邀请、社会参与方面积累了经验,掌握了一批名家资源,吸引了大批受众群体,结集出版或转播转载了不少讲座资料,较好地发挥了教育教化作用。有的讲坛通过会员制登记、学员化参与等形式,不断提升受众“忠诚度”;有的讲坛通过建立发展基金、寻求政府补贴、争取社会捐助等途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少讲坛选题着眼热点、贴近现实,定位力求高端、瞄准名家,为大众提供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区高层次精神文化产品不多的缺憾,可谓其功不在小。

 

  同时也应看到,对照积极建设文化强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对照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建设风尚更加文明的现代化绍兴的要求,目前市区讲坛还存在不少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主要表现在:一是讲座选题同质化现象较明显,主要集中于经济及人文类内容,自然科学及实用技术讲座较少,且主要以普及为主,缺少与本土人才的高端学术交流;二是不少讲坛受政策和经费限制,“人难请”问题较突出,且多数讲坛系公益性,缺少市场化开发经营,削弱了影响力提升;三是个别讲坛为求上座率,对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有所忽视,极个别讲座选人不当、言论随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讲坛主题缺乏统一规划,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不足也成为发展的瓶颈。为使论坛、讲堂真正成为传送正能量、传播核心价值的高地,成为绍兴大城市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有必要做好以下“八个字”文章:

 

  一要“提气”。讲堂、论坛负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功能,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政治导向管理,抵制政治模糊化、立场功利化、题材庸俗化的不良倾向,做到讲导向不含糊、不放松。主管部门要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高度出发,逐步探索建立对各类讲坛(包括社会讲座)的规范申报和审批制度,坚决杜绝错误思想、错误观点的传播。各主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要树立阵地意识、“办学”意识,克服将讲坛当成副业、兼职的思想,积极探索工作机制,提升运作能力,自觉把好内容传播关,为传播先进文化、传递现代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积极努力。

 

  二要“破墙”。讲坛及其讲座以“短、平、快、专”著称,契合了终身学习、社会化学习的需要,受众面广。近年来,以“绍兴论坛”领导干部讲座为滥觞,部分党政机关讲坛主动在某些专题讲座中邀请企业界人士、“两代表一委员”等参与旁听,风则江大讲堂等高校讲座亦长期坚持向市民开放,受到好评。今后,要进一步坚持讲坛的开放性、包容性原则,积极引入社会化运作模式,尝试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团体合作或“冠名”,结合大型节会活动举办讲座等,增强策划性;要进一步注重信息发布,适当破除机关、企业、学校藩篱,吸引市民旁听讲座,提升参与率;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借助媒体力量扩大传播,精品讲座可探索电视或网络直播;注重成果转化,积极通过书刊、网络二次传播,或刻录光盘、编印册子分送分发,提高受众面。

 

  三要“联盟”。去年,市区重要讲堂、论坛曾召开联席会议研商信息、资源共享等问题,在打造“讲坛联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各讲坛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优化形成层次清晰、错位发展的讲坛体系。要有序规划各讲坛的年度选题,年初由牵头单位召集开会,确定重点,商定计划,促进讲题丰富多彩;要加强讲座计划交流和信息预告,建立统一的专家库、讲座菜单及曾来绍专家名录,经常性开展协作策划,避免重复邀请或多头主讲;要探索联合办讲并提高“议价能力”,可由几家讲坛联合邀请名家来绍讲课并分担费用,既相应提高报酬又不踩政策底线,着力提高讲座档次。

 

  四要“树品”。如珍珠散落的讲坛要串联成链,要进一步化盆景为风景,有必要强化精品意识,积极打造品牌。要围绕新型智库建设和引才计划,将讲座专家邀请、交流与决策咨询、战略研究、规划设计等结合起来,以讲坛为桥梁和纽带,促进“走出去”、“请进来”,服务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并可适时评选有关优秀讲坛品牌及先进集体。要积极借助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主动对接、合作,争取多通过正规渠道邀请名师名家来绍讲学。要积极争取有关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讲座讲学经费保障。同时注重结合绍兴名城、名人文化资源挖掘,以弘扬书院文化为旨归,条件成熟时规划建设标志性讲坛场馆,提升绍兴城市文化品位。

 

  作者单位绍兴市委宣传部

上一条:《绍兴日报》:发挥民生兜底作用 提升养老服务职能——市民政局回答群...

下一条:《绍兴晚报》:中小学生“书”廉洁

关闭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