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浙江日报》:绍兴文理学院师生开拍《大禹纪念歌》MTV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7-22
  
绍兴文理学院师生开拍《大禹纪念歌》MTV
青春抒怀,唱响一首歌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张颖
  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
  68年前,中国工程师学会决定将这一天定为工程师节,为崇敬先哲,策励后人,于当年公开向全国征集大禹纪念歌词、歌曲,在9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是阮璞作词、俞鹏作曲的《大禹纪念歌》。
  68年后,这首当年拔得头筹的《大禹纪念歌》,成了我省校园里广为传唱的精神之曲。7月21日,乙未六月六,这首歌的MTV版本在绍兴文理学院开拍。

  影像之歌·视界传播情怀

  一首歌,却不仅仅只是一首歌。
  为了把68年前的歌改编成当下的MTV,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的张琦老师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最早的影印版《大禹纪念歌》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声部缺了低音点,词和曲都有疏漏,需要根据前后文做出判断,校正错误。
  张琦找到的老曲谱是四声部的,而要想让这首歌通过MTV传唱,必须把音域简化,“改编完全保留了原曲节奏,把四声部融成一声部,以便于男女老幼学唱。”
  “这首曲子是上世纪40年代全国海选的第一名,那时候中国专业音乐发展还没多久,它几乎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准。”张琦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时,就被一种朴实肃穆的气氛感染,“庄严和睦,自然流畅,朗朗上口,这是我们给MTV定下的基调。”
  参加过《大禹纪念歌》录音的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余燕青是MTV 拍摄组的后备军,这个暑假她不打算回杭州老家,而选择留校为拍摄待命,“我们学校的前身是1909年的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学堂监督,也就是校长,那时就传承‘修德求真’的价值追求,这和《大禹治水歌》的精神是一致的。”
  绍兴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宣传部长胡保卫是MTV的策划人之一,“学校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立德才能树人。” 胡保卫相信,这首歌的传唱,可以深化学生对大禹治水精神的感悟,深化他们对五水共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远非只是一首歌的MTV制作,绍兴文理学院以微影像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打造出一个校园“梦工厂”——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垃圾街》记录了学校周边一条垃圾街从“辉煌”到“逝去”的变迁历程;《舞动青春》以“最难就业季”为背景,讲述了一名舞蹈系毕业生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支教的故事;《感恩》展现了新生入学画面,记录了父母的期望与嘱托,引导新生懂得感恩……
  “把握师生关注的热点,结合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进行微影像创作,是我们探索的一套寓教于乐的育人方式。”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周达军对此信心满满,“我们有选题把关、引导传播等一套机制来为作品保驾护航,把立德树人落微落小落实,让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据了解,绍兴文理学院的微影像在网上累计点击率已突破100万。

  承诺之歌·曲声见证责任

  “薄衣食,卑宫宇,排淮泗,決汉汝……”在绍兴文理学院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一首《大禹纪念歌》唱响了一个主旋律——责任。
  歌声之外,语重心长。
  “你们要负担起对自己、对家庭、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大禹纪念歌》正是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生动体现。”绍兴文理学院叶飞帆院长在寄语毕业生时掷地有声。
  台下的马雯琪同学领悟到了这份责任,“大禹治水体现了自强不息、不屈不饶、无私奉献的中国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精气神。”
  一份对责任的承诺也在歌声中展开——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2155名毕业班学生郑重承诺,在毕业后的3到5年将自己的部分工资捐助给母校特困生,承诺总金额达54.2771万元。
  这样的承诺始于1997年,在一场“绿叶对根的情意”毕业晚会上,20多位毕业生联名向全校毕业班同学倡议:资助母校特困生。也就是从那时起,爱心承诺成了绍兴文理学院毕业季里最动人的一道风景。
  盛柏洪是爱心承诺基金的第一批受益者,一毕业,他就自愿参加了爱心承诺,参加工作后第一时间将1000元承诺款寄回母校;刘杏军在校时是贫困生,毕业后在新昌县偏僻贫穷山区学校执教,收入不高,省吃俭用,分八次向母校汇款,兑现了当初500元承诺款;在绍兴劳动局工作的任晓,在送来承诺款时希望将当初承诺的500元践诺为现在的1000元……爱心承诺18年来,先后有2.2万名毕业生作出承诺,承诺爱心款600多万元。
  目前,绍兴文理学院以爱心承诺款为基础的爱心奖学金已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48人。

  诚信之歌·驿站记录成长

  80多块LED大屏幕,都是新开拍的《大禹纪念歌》MTV的展示舞台。
  新学期里,《大禹纪念歌》这样的光影旋律将在LED屏幕上滚动播放,而这些即将投入使用的LED屏幕有大半都设置在了学生公寓区。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学院党委书记周达军介绍说,5年前,学院就借鉴国外住宿制学院和中国古代书院的管理理念,把学生公寓延伸成了一块育人的芳草地。
  早上8时,大学生张丹丹跑进绍兴文理学院竞雄书院的无人超市,拿了一罐八宝粥和一袋面包,将6元钱投进收银箱后就离开了,“我喜欢来这个无人超市买东西,不仅方便,而且能考验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张丹丹口中的无人超市正是去年开张的“诚信驿站”。
  在绍兴文理学院,这样的“诚信驿站”一共开了4个,都设在学生公寓楼下。驿站如同一个小型超市,货架上摆放着各类商品,这里没有收银员,没有监控,只有一个收银箱和一个找零盒,自主交易,全凭自觉。
  早在1994年,绍兴文理学院在河东校区门卫处就设置过一个独特的“售报亭”,报刊无人看管,由学生自己取报付款。推行之初,质疑不断。但一段时间运行下来,报款不仅分文不缺,有时还会多出几元钱。由此,校园内刮起了一股诚信风。
  “诚信驿站”同样在学生中引起了广泛反响。驿站除了所有收入捐给贫困学生外,还向学生提供借伞、借杂志、借针线包和打气筒等多项服务,享受过便利的学生们无一不在规定的48小时内归还物品。一年内,鉴于驿站诚信运行情况良好,驿站从1个增加为4个。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诚信为人,方能正社会之风。从传唱《大禹纪念歌》到爱心承诺,从无人报亭到诚信驿站,“育人”,就在潜移默化中。
  青春与道德相伴,唱响的是“同唱一首歌”,道德与青春同行,才能让每一颗种子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本报绍兴7月21日电)
  新闻链接:http://zjrb.zjol.com.cn/html/2015-07/22/content_2895720.htm?div=-1


上一条:《绍兴晚报》:中小学生“书”廉洁

下一条:《绍兴日报》:全国研究生生源普遍紧缺的情况下,绍兴文理学院却是另一...

关闭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