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思政大课堂”系列丛书之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市域实践》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浙江绍兴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市域实践的成果总结,为全国思政一体化市域实践提供了借鉴参考。

近年来,浙江省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引领,打响“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探索建立“校政地联动、校企社协同、跨学段链接、跨学科融合、省内外合作”的五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三地一窗口一示范区两个先行”的思政育人资源与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品牌创建等深度融合,全方位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绍兴市立足市域实际,从体制机制、平台搭建等多维度探索实践,形成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抓总、高校主动带头引领、中小学全学段参与、社会力量配合协同的“大思政”格局。其中,作为有着百年师范办学历史的绍兴文理学院,主动担起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领头雁”责任,与绍兴市教育研究院合作,率先组建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和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联盟,构建“三贯通·四衔接·五协同”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市域模式。通过内外资源、纵向学段、横向要素“三贯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衔接”,以及党建、教学、教研、科研、资源“五协同”,稳步推进“大思政”格局落地。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市域实践》一书以绍兴市域一体化建设探索为核心内容,全面展示了当地大中小学校及思政课教师因地制宜开展“田野思政”的成果,收录了一批富含绍兴元素的“金课”与“品牌案例”。全书分五个篇章:“越思政·越有范”章节总体介绍绍兴“三贯通·四衔接·五协同”实践模式及成效;“越思政·越有品”聚焦越地文化、运河文化等主题,呈现不同学段“同课异构”教学经验;“越思政·越有味”以“绍兴黄酒”“科技创新”为切入点,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展示越地“大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魅力;“越思政·越有研”收录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思考;“越思政·越青春”以“真理的味道·越思政”品牌为牵引,展现了同演“阳明”一台大戏、同上“鲁迅”一堂大课、同育越地时代新人等绍兴实践的鲜活案例。
据悉,该书由陈红、骆新华、杜坤林、肖海岳等统筹策划编著,是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教学案例研究》后,“越思政大课堂”系列丛书的又一实践成果,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系统性实践样本。(胡红佳/文 绍兴文理学院/供图)
原文链接: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e05846320a5f3d1b57d7c3f89b4a9de6×tamp=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