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严许媖)日前,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中本一体化)首届毕业生传来捷报:国内研究生报考率43.24%,上线率27.03%,9名学子成功考取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大学等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1名学生被国外高校白俄罗斯格洛德诺杨克库帕尔国立大学录取,升学率27.03%。作为学院首届“3+4”中本一体化学生,他们用优异成绩为7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交上亮眼答卷。
深耕细作:七年贯通培养筑牢成长根基
作为浙江省首批中本一体化试点专业,应用化学(中本一体化)专业自2018年起构建“中职-高校-企业”三方联合培养体系。2021年首批学生进入大学后,化学化工学院秉承省教育厅“坚持一体设计、递进培养”的指导原则,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了递进式培养方案,中职阶段侧重“技能+素养”,本科阶段强化“理论+创新”:一方面为基础薄弱学生增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课程课时,系统夯实化学理论;另一方面依托“现代分析”“环境分析”选修模块及企业实践环节,提升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

化学化工学院专业教师全程介入培养过程,每学期派专业教师进中专开展新生专业教育,带领中职生走进大学校园感受学术氛围;参与中职课程改革,实现中高课程无缝衔接;本科阶段推行“导师制”,学业导师、考研导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在毕业设计、科研训练中强化实验技能与学术素养。
在班级管理中,“学习之星”奖励机制、家校联动等举措,营造优良学风,助力学生从“技能型”向“研究型”转变。
笃行不怠:学子用拼搏书写逆袭之路
作为化学化工学院首届中本一体化学生,这批学生无疑面临着从职业教育向学术培养的双重挑战。他们发挥中职阶段积淀的实践优势,在本科阶段补足理论短板,课堂上主动向教师请教,课后自发组织学习小组。实验室里,他们将中职阶段的分析检验技能转化为科研创新动力,多人在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大学生科研项目中崭露头角。

在研究生备考期间,班级推行“三轮复习计划”,班级组建“考研打卡群”,通过错题共享、文献精读、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专业知识掌握水平,最终实现了从中职起点到硕士深造的逆袭。
班主任刘雪松老师说:“考研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集体突围。考研是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突破学历壁垒、追求学术理想的共同选择。”
砥砺前行:一体化培养模式结出硕果
此次考研成绩的突破,是化学化工学院中本一体化“系统培养、递进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通过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共培双师团队,学院构建起了“技能-理论-创新”三位一体培养链条,既为地方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也为学术深造搭建通道。首届中本一体化学生考研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中本一体化培养的可行性,更激励着后续学子奋勇向前。
化学化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中本一体化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协同,助力更多学生在职业发展与学术道路上实现多元成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多样化改革贡献“化院力量”。(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全文链接: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505/t20250515_26684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