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每周三中午12:30—13:00,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三(2)班的教室里,总会传来琅琅的读书声。由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国学经典入校园”活动,在早春的三月,正式亮相。

3月30日中午,伴随着微微细雨,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第一次踏入了教室。青协志愿者们将自备的48本《学庸论语》发放给小朋友,简单介绍后,由思政141的汪缘芳同学带领同学们诵读经典。在汪缘芳同学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坐姿端正,双手捧着《学庸论语》,一字一句地念着“之乎者也”,用心感受着国学经典带来的魅力。同时青协也有协助成员穿梭其中对其进行指导、纠正。
“国学经典入校园”活动是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新推出的特色项目。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让孩子们诵读经典,旨在让他们亲近经典,在诵读中了解、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汪缘芳同学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经典的魅力日益被大家熟悉和认可,国学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为了让国学文化走进中小学校,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深层次、多角度学习并热爱国学文化,在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牵头下,青协与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取得联系,率先在该校三(2)班进行试点,由青协组织人员到学校带领小学生诵读经典。
在采访中,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裘慧敏表示,这是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一次组织该活动,志愿者们热情很高,也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对志愿者小伙伴们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在以后的活动中,青协会逐渐扩大活动范围,有条件时也可举办国学文化节,让小朋友们穿上汉服,祭拜孔子,使更多的小朋友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尽管活动刚刚起步,但无论是青协,还是鲁迅小学的负责老师,都在很积极参与其中,小朋友们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也正在被日益调动起来。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把该项活动作为我们青协的特色活动来打造,并进一步建立‘国学经典入校园’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国学经典带进更多的中小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国学经典的洗礼。”姚轶蓝老师表示。

(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