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震元集团(震元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海明以“大学生与健康人生”为题,为参加青春讲堂之“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系列讲座第六讲的师生,带来一堂关于越医文化魅力的讲座,为越医文化助力大学生健康人生提供了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千年越医,百年震元。吴海明立足自身对越医文化的深耕细作,指出越医文化作为绍兴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国医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春秋时期《吴越春秋》中关于医疗的生动记载,到绍兴印山越王陵出土的早期医疗器具,无不彰显着越医文化的深厚底蕴。吴海明细致讲述了越王勾践对患病士兵的深切关怀:“凡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吾必予其医药,赐与糜粥,并与之同食。”此举体现了当时越地对医疗事业的重视。同时,“四方之民,归之若流水”的开放包容文化氛围,让越医文化得以不断吸纳外来精华,兼容并蓄,日益发展。唐宋时期绍兴成为南方经济文化中心,越医文化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和剂局方》《千金方》等重要医药典籍相继问世,陆游等文人兼医者的出现,更是让诗药同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明清时期越医文化更是达到了巅峰,戴思恭、张景岳等名医辈出,他们著书立说,流派纷呈,为中医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背景下,吴海明特别提及百年震元作为越医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基地,从其名字中蕴含的《周易》智慧,到历经百年的商海传奇;从儒释道融合的文化理念,到名医坐堂的实战传承,震元堂始终秉持初心,积极传播越医文化,肩负着传承与发扬越医文化的神圣使命。
正视危机,归因分析。在探寻越医文化的深厚渊源后,吴海明将目光对准了当下大学生的健康状况,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揭示了大学生健康问题频发的严峻现实。在身体素质方面:肥胖率与近视率持续攀升,肺活量逐年递减,慢性疾病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心理健康方面:抑郁与焦虑这两大心理危机的“元凶”,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学业压力如同压垮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许多大学生喘不过气来;社交关系成为引发心理危机的“导火索”,一旦处理不当,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家庭环境作为心理问题的“隐形根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焦虑则是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枷锁”,让许多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与恐惧。吴海明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健康问题的多重因素,有宏观层面的社会压力与保障体系缺失,微观层面的高校教育与管理短板,也有家庭层面的教育断层,和个人层面的习惯养成与认知偏差。
越医智慧,健康人生。面对大学生健康危机,吴海明以越医智慧为钥,开启了一扇通往全面健康的大门。在重塑健康观念方面,他深度阐释了越医“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助力大学生以整体观审视健康,倡导“未病先防”的预防理念,注重身心的和谐统一。在践行健康生活中,吴海明提出了主动养生的理念,具体涵盖饮食、作息、运动与修心四大方面。在打造健康人生方面,吴海明提炼了四大核心要素:一是树立理念,坚定信念,明确健康人生的灯塔;二是胸怀世界,放眼未来,构建健康人生的格局;三是培养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打造健康人生的基石;四是坚持知行合一,以文化人,将健康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这四大要素相辅相成,共同为健康人生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石。

越医文化,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其价值远不止于世代传承的精湛医术与治病救人的仁心仁术,更在于它蕴含着滋养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深刻智慧与现实意义。这种将医道精髓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文化传承,既是对生命健康的敬畏,也是对人文精神的执着坚守。
越医华光·青春健行
越医古韵漫流芳,医道清辉映讲堂。
心修善念通医理,志立高标守健康。
岐黄薪火承先泽,健体修心向远航。
人生大道自昂扬,青春少华谱华章。
讲座尾声,吴海明以一首励志诗《越医华光·青春健行》勉励同学们要将健康生活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将利用讲座中科学实用的健康理念,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拥抱健康人生。
互动一:
医学院护理学233班李雯佳同学:您在讲座中不仅阐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提及了BMI体脂率这一源自西医的评估指标。鉴于当前体重管理新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想请教您中医在减脂方面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逻辑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巧妙融合中西医理论,更好地管理自身体重及维护健康?
吴海明:体重管理这一健康课题需融合中西医的智慧理念,中医侧重养生调理,注重人体体质平衡,西医则借助科学的指标监测与必要的药物辅助,其核心都是“节制饮食、规律运动”,即“管住嘴迈开腿”,倡导健身与养生相结合。同时应秉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将自我体重管理视为构建健康生活与培养个人自律能力的重要基石,才能实现体重的合理控制与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互动二: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222班蔡书杨同学:您强调大学生健康需身心并重,除身体肥胖焦虑外,心理压力如就业困境与课业重负同样突出。面对多重压力叠加,除冥想静心外,能否再推荐几种适配青年群体的科学减压方法?
吴海明:全面健康需身心兼顾,针对心理压力建议多管齐下:一是运动减压,如跑步、打球,实证显示马拉松爱好者抑郁率低;二是加强人际沟通,无论是与同学、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建立起信任型关系;三是周末户外活动,如近郊徒步,同步实现自然疗愈、肺功能锻炼与压力释放,助力青年群体以科学方式应对焦虑,焕发青春的无限活力。
编辑:赵晗宇 严许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