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青春讲堂 | 何俊杰:文旅融合 青年有戏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3-20
  

  3月19日晚,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兼秘书长、绍兴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何俊杰做客“青春讲堂”,为在场师生带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系列讲座的首场青春对话,以亲身经历并推动实践的“六个案例”,生动诠释绍兴在“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诸凤娟作开场主持。

  文脉梳理,青年要有新发现。讲堂伊始,何俊杰以自己在绍兴的实地调研经历和对绍兴文旅的长期观察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绍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绍兴文化对中华文化具有形塑意义、绍兴是浙江的“罗马”这一宏大命题。何俊杰鼓励师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要积极探索,善于发现并珍视身边的文旅宝藏,踊跃投身到绍兴文旅发展的实践中,共同推动绍兴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共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人类新的文明形态。

  文旅融合,青年要有新思考。何俊杰从历史传承、现代创新、未来发展三个维度,通过“大师对话”国际人文交流、中国禹迹图的启示、一城诗书 研学古今、非遗经济的实践与探索等六个生动具体的案例,深入剖析了绍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广阔前景,提出“敬畏历史传统,创新文化形式”的发展思路。何俊杰建议在看待绍兴文旅时,要具备历史眼光、现代视角和未来思维,对历史文化怀有敬畏之心,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结合时代特色创新文旅模式,充分运用好艺术、文学、故事、地图、非遗、项目这六种力量,推动绍兴文旅事业的持续发展。

  文旅发展,青年要有新作为。在青年助力绍兴文旅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方面,何俊杰提到“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很凸显”,应从绍兴文旅当前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变化出发,深入挖掘绍兴文化的独特之处,感受绍兴文化之深切,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同时鼓励同学们要立足绍兴,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文旅市场,以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助力绍兴文旅迈向新高度。

  未来已来,未来已在。何俊杰以《兰亭序》中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作为讲堂结尾,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也寄托了对在场师生的殷切期望。他鼓励大家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为绍兴文旅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绍兴打造文旅强市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绍兴山水中遇见自己的诗与远方。

  讲堂最后的互动环节,展现了师生对绍兴文旅事业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态度。面对同学们的提问,何俊杰逐一给予耐心且详尽地解答。相信在何俊杰等高等人文研究院专家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将投身到绍兴文旅融合发展等各项事业中去,同心抒写绍兴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大文章。


学生感想:

  听完“青春讲堂”首讲,深受触动,讲座聚焦绍兴文旅融合实践,展现出这座古城独特魅力与发展新貌。从鲁迅故里到兰亭等多处景区,绍兴将深厚历史文化与旅游巧妙融合,每一处景点都成了文化传播窗口,这不仅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作为青年,深感城市发展与自身紧密相连,我们既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创新推动者,未来,我们会积极投身其中,与绍兴共成长,让古城文旅在青春力量下绽放更耀眼光芒。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224 刘琴

  与老师交流后,我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对文旅产业的赋能必须始终以“文化敬畏”为核心。何老师指出,许多文旅项目为追求“网红效应”,过度依赖全息投影、声光特效等技术手段,导致游客陷入技术营造的视觉盛宴,却忽视了文化本身的深度与内涵。我们应该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更好地展示和传播文化,而不是用它来取代或削弱文化本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打造出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文旅产品。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中职)2411 梁哲涵

编辑:赵晗宇 严许媖

上一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赴宋六陵校区开展“六陵松风”主题写生活动

下一条: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来校洽谈合作

关闭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