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文理学人】付八军:人文社科的耕耘者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1-02
  

  编者按:为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特开设“文理学人”专栏,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宣传报道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新成果和新业绩。

  我校教师教育学院付八军教授,2006年从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之后,一直潜心教育事业,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勤勉努力、刻苦钻研,十几年如一日潜心于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级别科研成果。
  整个采访中,付八军教授低调、谦逊,言语中却透着睿智:“我没有什么值得报道与宣传的,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我内心深处的判断。如果要说我有许多可与大家分享的知识财富,那就是我失败的教训,绝不是、也没有成功的经验。而且,与理工科一样,人文社科研究的社会贡献,真的不在于论文著作与课题奖项,也不体现在人才帽子上,而是对社会产生的实际影响。”
 

一、人文社科学者的成长之路

  记者您于2011年调来浙江工作,2013年入选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学者,2014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2016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2017年入选我校“杰出创新人才”。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的个人成长之路?相对于理工类学者而言,人文社科学者的成长之路,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付八军:与理工类学者一样,人文社科学者的成长也没有捷径。中国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适用于一切学者的成长之路。由于人的天赋是既定的,绝大部分人的天赋也是差不多的,再加上我们无法选择出身,短期内难以改变所处环境,从而个人成长唯一的途径只有两个字——勤奋。在我看来,学习上的方法、技巧等都是个人在“勤奋”的过程中悟出来的,别人是很难教会的。你可以看到,在我们学校,那些学问做得好的学者,不管是哪一个学科的学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勤奋”。
  除了共性之外,我认为人文社科学者的成长路径特别依赖“两阅”。一是阅读,广泛而又深入地阅读,获得人类社会的智慧财富,这是间接经验。近三年时间内,我有针对性地阅读了20部小说,写了20篇读后感,结集成《中国文学评析——20部经典与畅销》,已于2017年出版;随后又有针对性地阅读了20部教育著述,写了20篇读后感,结集成《教育思想研读Ⅰ——20部教育著述》,将于2019年出版。阅读这些著作,能让我们知道,优秀的著作或者优秀的学者,优秀在哪里,到了什么程度。二是阅历,丰富而又不平坦的阅历,感悟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这是直接经验。如果说,第一个“阅”仍然可以归之于“勤奋”,那么第二个“阅”,就超出“勤奋”范畴了。从某个角度而言,第二个“阅”,相当于一个熔炉。你看,孙悟空从太上老君的熔炉里跳出来,炼就了火眼金睛;许多古圣先贤从社会大熔炉里走出来,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与领袖。人文社科之所以要以阅历作为基础,是因为其以人文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人文社科学者而言,离开了对人性、社会的理解,读书再多也只能纸上谈兵。阅读与阅历,可以称之为人文社科学者成长的双翼。
  记者那这样优秀的人文社科学者,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能不能说就像您这样?
  付八军:我离这样优秀的人文社科学者相距甚远,不只是平台与身份不够,学识积累与个人修养也不够。不过有许多榜样人物给我指引了方向,例如现已99岁的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我在研读孔子教育思想的时候,常常惊叹弟子们对孔子近于痴狂的崇拜与追随。在与潘先生接触多了之后,我能理解孔子弟子们痴狂的原因了,这就是大师思想与人格交融产生的巨大魅力。如果说,这样的要求太高了,那么,那些业绩丰硕、令人景仰的人文社科学者,与他一接触,你就能感受到,他是谦逊、平和的,又是睿智、坚定的。


 

潘懋元教授与学生们的合影(中排左三为潘先生)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道

  记者您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许多专业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10多部专著,如《高等教育属性论》《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等,能否请您谈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付八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这个成绩与中国在全球综合实力提升的成绩相比是不相匹配的。要知道,世界范围内的高教中心与经济中心往往是合一的。中国GDP近来已经进入全球第二,我们也能在不少大学排行榜上看到,中国已有大学进入世界百强。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这并不是我们的大学真的提升这么快,而是国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中国的大学,离我们理想的大学,相距甚远。所以,对中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我们一定不要盲目乐观,可以说还是任重道远。
  记者那您个人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该怎么改革与发展呢?
  付八军:现年92岁的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说过一句话,可谓一语中的,他说:“教育改革,千头万绪。当务之急,则是两个回归:一是回归大学主体,一是回归教育本性。” 我非常认同,这两个“回归”,指明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突破的两个根本问题。


 

三、我校人文社科的振兴之途

  记者作为一位高等教育研究者,您对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有什么建议?
  付八军:从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看,地方性与应用型是我们应该好好抓住的两个关键词。我们学校要体现地方性,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就是一张名片,例如书法、纺织乃至教师教育专业等。这张名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绍兴大学”“地方性”的打造程度。我们学校要体现“应用型”,培养的专业人才就要下得去、用得上、适应快、后劲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匹配。
  记者您有着丰富的实践工作经历,长期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我校优秀的人文社科学者,那您对我校人文社科的振兴有什么建议呢?
  付八军:没有人文社科的大学,不能称之为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重视大学的人文社科,不一定都要把它们变成一个一个的实体专业。某些基础性、通识性的人文社科,以向全校提供普适性课程为主。如果条件允许,这些人文社科可向研究院所发展,以实现学科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如果这些研究院所的人文社科学者,能够走出书斋,走向大众,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传播正能量,且深受社会各界欢迎,那么这将是这些人文社科学者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也是他们服务学校的又一重要途径。思想性、可读性、精准性,我认为应该成为新文科的学术表达范式。


 

人物名片:

 

  付八军,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学者,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先后在湘潭大学管理学院、哲史文化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历史学硕士(提前一年毕业),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湖南省教科院从事过管理工作,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从事过新闻工作,在地方院校从事过教学与行政工作。十余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多项;获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出版专著《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中国模式研究》《大学教师的培养与成长》等13部,主编《纵论创业型大学建设》等2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编辑:张颖 严许媖

上一条:【喜迎党代会 共谱新篇章】砥砺奋进的五年:践行枫桥经验 打造平安校园

下一条:我校举行首届新年短程马拉松比赛

关闭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