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新华网集中报道我校服务地方、人才培养和“时政进校园”等工作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0-23
  

  在学校申请更名设置绍兴大学之际,10月23日,新华网分别以《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应用型人才 建设千年古城的现代化大学》《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聚焦绍兴文理学院“时政进校园”》《2018年“兰亭论坛举行” 探讨书法国际交流与传播》为题,集中报道我校服务地方、人才培养和“时政进校园”等工作。
  报道指出,绍兴文理学院“把方向,强特色,优治理,拓空间,提水平,多贡献”,瞄准地方经济最需要的领域,培养地方经济最需要的人才,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方向勇攀高峰;绍兴文理学院适时推出的“时政进校园”栏目以其特有的互动、创新特质,吸引着广大学子,晒出了一张非常亮丽的成绩单,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有效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新闻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10/23/c_129977641.htm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10/23/c_129977635.htm

       http://www.zj.xinhuanet.com/2018-10/23/c_1123601194.htm

  

  全文如下:
      

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应用型人才 建设千年古城的现代化大学


  深秋,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沈润溥老师的办公室里,到处堆着材料,一张小黑板上还留有几个化学名称。心无旁骛,埋头忙碌,沈老师手头有10多个科研项目在同时开展。这些项目,主要涉及医药化工及中间体的合成。立足本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沈润溥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一所地方性大学发展方针。
  作为绍兴地区的唯一一所公办本科院校,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以办一所“与绍兴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己任,一手抓内涵建设,一手抓服务地方,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立足地方发展,从更名开始  

  最近,绍兴文理学院正在积极推进更名为“绍兴大学”。找准目标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它正努力建设成为一流地方大学。今年5月份,绍兴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建设发展有关工作,“更名”一事多次被提上议程。与此同时,绍兴文理学院还成立了“创大”工作小组,书记、校长亲自上阵,着力深内涵强特色,服务地方。可以想象,未来“绍兴大学”的人才,会是当地更为实际、更为本土化的创新第一资源。
  绍兴文理学院成立于1996年。20多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顺利实现了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从本科向硕士领域的跨越,办学层次逐步提升。
  学校成立之初,机电学院院长沈红卫还是一名普通教师。“整个学校没有教授,也没有博士。但把绍兴大学作为一面旗帜,持之以恒地去圆这个梦想,组建后的绍兴文理学院一刻不停地在形式和内涵上自我提升。”沈红卫说。1997年,风则江畔,新落成一片建筑群,绍兴文理学院有了新校区。但这座崭新的学校当时是没有自主招生权的,直到1998年学校才有了自己的本科专业,并陆续有了中文、数学和其他工科类、经济类专业,学院架构逐步完善。
  从宋六陵时代、和畅堂时代,到风则江时代、南山时代,再到镜湖、兰亭、上虞分校区时代,多校园拓展的每一步都彰显着“绍兴大学”的茁壮成长。数据显示,1996年占地面积仅为500亩、在校生2000多人的绍兴文理学院,发展至今,校园面积已扩大到2000多亩,在校生超2万,教职员工2300多人。
  而近年来,为支持绍兴文理学院更名设置绍兴大学,学校还积极搭建各种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近段时间,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绍兴分中心、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绍兴分中心和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实验中心绍兴分中心等纷纷成立,学校还先后与北大、清华、浙大、同济、东华等名校开展多方合作,支持学校高水平建设,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新路径。

  建设现代大学,千年古城的呼唤

  最近,学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点正在积极招收国外留学生。作为同类城市高校中的首个临床医学硕士点,目前该专业已经有40位外国留学生报名。明年,该专业还将有更多的留学生。
  这样的硕士点,在绍兴文理学院共有13个。俄罗斯的院士来了,非洲索马里的留学生来了……绍兴文理学院校党委委员、医学院党委书记柳国庆说,教学与国际接轨,围绕“一带一路”发展,这两年古城绍兴越来越“洋气”,绍兴文理学院也越来越有“国际范”了。
  沿着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绍兴文理学院一直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作为千年古城绍兴的一所地方高等学府,传承和延续这缕千年文脉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上个世纪初,鲁迅回乡主持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提出“开拓越学,俾其蔓延,至于无疆”的梦想。该学堂是绍兴师专的前身,更是绍兴文理学院创办的最初星火。
  时光中几经沉浮,这一颗火种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回荡且经久燎原,这所学校也越来越向“现代化”迈进。近五年学校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20项,其中国家级15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最近由该校省特级专家、土木工程学院伍法权教授的一个项目,刚刚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的答辩。科研成果奖方面,也几次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

服务社会经济,培育应用型人才  

  一所地方性大学,如何创新、育人?绍兴文理学院的选择是:立足本地、服务社会,培育应用型人才。
  早在2014年,学校主动对接,绍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绍兴文理学院全面融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要》,学校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希望发展能与地方同步、特色与地方辉映、文化与地方交融、服务与地方共赢,形成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一些成效。
  沈润溥老师的教学团队,至今获得了国内外发明专利50多项。他的科研项目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还累计转化效益几十亿。即便没有经济效益的,也是为地方环境改善而服务。沈老师说,这是高校发展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绍兴是轻纺大市,纺织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立足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现状,高校更是着力于培养复合型卓越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人才。“服务绍兴先进制造业,助力绍兴抢抓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及‘互联网+’发展机遇,是我们在培养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类人才方面的着力点。”该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近5年来绍兴文理学院的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类专业成绩不菲,很多国家级创新奖和专利等都囊入怀中。尤其是在2016年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大赛中,绍兴文理学院还获得了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
  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企业老总或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已是常态。让企业全面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商定课程教学内容、共同实施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与考核。比如纺织服装学院,牵头组织60余家知名纺织服装企业,与省市纺织服装协会一起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企业家组成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切实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机电学院,目前已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智能制造-医疗设备智能化’辅修专业模块,与浙江国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应用’辅修专业模块,与绍兴凯思沃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设‘软件开发与应用(KingSword创客空间)’专业拓展模块。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瞄准绍兴(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人才短缺这个缺口,绍兴文理学院积极与企业、政府、商会等组织合作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人才。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绍兴文理学院还与绍兴市越商研究会课题组和部分企业家共同科研,合作完成的《绿色经济背景下越商创新发展典型案例集》一书将为日后越商走绿色产业之路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把方向,强特色,优治理,拓空间,提水平,多贡献。”学校党委书记汪俊昌说,瞄准地方经济最需要的领域,培养地方经济最需要的人才,绍兴文理学院将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方向攀登更高峰。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
        ——聚焦绍兴文理学院“时政进校园”
 


  当前媒体的触角已经遍布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每个角落,全媒体时代每天为我们广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渠道,全媒体自身多元性、大众性、互动性以及融合性等方面的特性给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问题,也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绍兴文理学院适时推出的“时政进校园”栏目以其特有的互动、创新特质予以积极应对,吸引着广大学子:该栏目视频自2017年下半年开播至今,时事播报和时事讲堂共播出197期,累计阅读量达到4470万,点赞188万个,评论70万条,平均每篇阅读量达22.6万。“时政进校园”开播一年来,晒出了一张非常亮丽的成绩单。
  绍兴文理学院与国内许多高校一样,面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师资力量普遍不足的困境,为有效破解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题,学校主动积极引入主流媒体——浙江日报集团绍兴分社,以“时事播报+新闻延伸阅读”为形式,将“互联网+”概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以喜闻乐见的视听同步播报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政策、方略,构建大思政教育教学格局。
  “时政进校园”既关注教学过程,更注重教学效果,采取前期策划、内容遴选、播报创新以及网络测评等全覆盖宣传网络立体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着力做好“五个一”文章:
  打造一档专题节目。在浙江报业集团浙江新闻客户端绍兴频道上开设“时政进校园”专题栏目,栏目由10条左右短新闻组成,专门为高校师生“量身定做”。下设“时事播报”“时事讲堂”等子栏目,每周三到五期,以3至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呈现。其中,“时事播报”目前一周两期,逢二、四播出。内容上,“时政进校园”栏目不仅包括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要时政新闻,同时还采集了省内、绍兴当地的重要新闻。形式上,“时事播报”“时事讲堂”均由师生主播。
  推进一项思政课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构成的。“时政进校园”活动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将学生观看时政新闻的情况纳入4门课程实践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时政进校园”活动也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程考核上,学生学习观看“时政进校园”栏目内容、发表评论、答题测试成绩,纳入思政课的实践学分,占思政课实践学分的50%,占思政课期末考核总成绩的10%,总分为10分。其中,学习观看客户端节目内容积分满1000分得4分,评论满20条得3分,答题测试满分3分。
  构建一张传播网络。如何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如何让党的声音真正入脑入心,让师生乐于接受?“时政进校园”栏目通过“五进”,即,进实践课堂、进校园宣传阵地、进二级学院公众号、进书院、进师生手机,构建起一张全覆盖宣传网络,通过扩大时政新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组建一支制作队伍。为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参与“时政进校园”栏目,提高高校师生参与积极性,该栏目从内容策划、节目制作到现场录播,学生均全程参与。其中“时事播报”由学生主播,“时事讲堂”由老师主讲,让师生们觉得亲切、可学。活动还通过开展“优秀时政主播”等系列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目前“时政进校园”栏目已经形成一个由党委宣传部牵头、浙报集团绍兴分社指导、学校大学生传媒中心具体实施的操作团队。
  培育一个实训基地。目前,学校在人文学院设立了“时政进校园”制作基地。该基地不仅是节目制作基地,更是结合人文学院新闻传播方向人才培养而设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实训基地。
  “时政进校园”活动是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它不但有效提高了形势政策课教学内容契合度,把最新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时纳入形势政策课的教学之中,同时还通过移动客户端教学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三四年级学生因参加实践教学不能有效接受思政教育的难题,更好地把形势政策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时政进校园”还有效解决了形势政策课“走过场”“被动教育”等形式主义问题,它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更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时政进校园”栏目内容经过精心筛选,将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时政新闻及时传递给师生,充分发挥了红色互联网阵地的积极作用,使师生以更便捷的方式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又由于视频形式的鲜活性、贴近性与互动性,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有效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2018年“兰亭论坛举行” 探讨书法国际交流与传播

 

  新华网杭州10月23日电(记者裘立华)10月22日,由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2018“兰亭论坛”在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的专家楼顺利召开。
  此次会议包含“2018兰亭书法学堂标准化建设项目论证会”“2018中国书法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研讨会”“兰亭书法学堂在欧洲-----瑞士书法研习团新作展”三块内容。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黄建新教授作为主持人指出在“一带一路”、全球文化兼容并蓄的新形势下,世界对中国文化对方块文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代表一批高校传播书法的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的职能,举办这次论坛协同创新、交流经验。
  浙江省书协主席、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鲍贤伦主席在发言中说,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自己创造的丰富的艺术宝库,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书法家作为中日国际交流、中新国际交流的参与者,中外交流的频率不断加大。书法家走向各个国家结社、创作、研究、教学,在我们有限的视野里看到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传播,并随着国家的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壮大共同发展。书法的国家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各种文明的、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竞争的原则,亦符合联合教科国提出的“文化多样性”原则,是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好事。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的书法传播在全世界落地开花,也为书法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及思考。
  论坛席间,从事展览传播、书法文艺创作、文化协会各个领域的嘉宾畅所欲言。研讨会讨论了书法在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传播、展览的情况;书法国际传播的模式以及“走出去”战略的若干实践;“兰亭书法学堂”在海外行稳致远及标准化建设的思考;美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传播的经验和总结。此次会议,研讨了书法在国际传播与交流的形势,肯定了书法传播中高校以学科高度引导文化的传播,协同创新抓住机遇,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发扬光大。

编辑:张颖

上一条:我校学子在省第六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下一条:第三届“学宪法 讲宪法”全国辩论赛省队选拔结束 三名队员我校占两名

关闭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